查看原文
其他

“蛤蜊电台”开播!方舱医院里最温暖的声音

央广网 2022-05-05

上海临港方舱医院有超过13000张床位,由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江苏和浙江援沪医疗队联合收治患者。4月5日晚,上海临港方舱医院正式开舱,迎来首批轻症和无症状感染者。两周过去了,目前,方舱内的情况如何?



茅善华是华山医院的一名医生,3月31日,他和同事们一起来到了位于上海浦东的临港方舱医院。


“华山医院作为临港方舱的主要运营管理方,我们进来之后要先去包括隔离点在内的各个地方提前检查准备,毕竟原来这里是个仓库,不是一个集中隔离点。所以我们要去看相应的设备是不是都已经建设好了,门窗把手是不是都做好了,包括我们一直要求要给病人‘三热一净’。”茅善华说。


临港方舱医院提出的“三热一净”生活标准,即热饭、热水、热被窝和相对干净的厕所。茅善华告诉记者,这看似最朴素的需求,对于由保税区仓库改建而成、生活配套设施不尽完善的临港方舱医院来说并不容易,考验每一个环节的协同,每一个细节的管理。


茅善华说:“入住方舱之前,对于患者来说还是存在着很大的未知性,尤其是在他过来的路途上,他可能会很担心方舱的条件会很差,会不会生活会很不好。但是我们一直提倡至少有‘三热’,有热水喝、有热被窝、有热饭吃,至少能够保证大家基本的生活条件能够得到满足,所以大多数病人进来之前存在一定的焦虑,但进来之后大部分病人还是相对比较满意。”


除了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为了调节隔离点安置人员的情绪,医护人员也会组织一些活动来让大家放松心情。


茅善华介绍:“我们也会组织各种活动,比如白天的课间操,晚上在广播台我们会不定时地播放一些广场舞之类的广播,适应不同年龄人群的需求,或者组织一些文化生活类的活动,包括我们每天也会播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播的集中隔离点专用的一个特别节目,‘蛤蜊电台’。”


在上海的集中隔离收治点,一般都有一个内部的广播台,除了播报一些检测信息和安全提示,部分隔离点也会播放一些广播节目,其中就包括茅善华提到的“蛤蜊电台”。上海新闻广播节目制作人肖波告诉记者,这个名字的由来也十分偶然。她介绍:“前段时间有一个很火的视频是关于‘蛤蜊炖蛋’的,在上海话里‘蛤蜊炖蛋’和隔离等待很相近,就是隔离在家等待的意思。所以上海人一下就懂,这个蛤蜊就是吃的蛤蜊,发音和隔离是同一个。”


3月29日,“蛤蜊电台”的首个节目在世博方舱医院播出。


每天两期,每期大约一个小时,分别在上午和下午播出,节目内容涵盖音乐、体育、医疗、童话等,到现在,几个隔离点内的广播节目已经成了工作人员和隔离安置人员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肖波告诉记者:“世博方舱里有一个8岁的小女孩小孙,她希望通过我们的直播节目来寻找方舱里面或方舱外面的‘云同桌’,可以通过微信或者一些网络方式去互动,结果就有三个小朋友来应聘,其中两个小朋友是一对姐妹,她们就通过广播节目现场为小孙同学演奏了一段钢琴曲,叫《亲爱的旅人》,而且小孙同学是学古筝的,她们还相约在小孙出院以后,隔离解除后,三个人来一段合奏。”


方舱中,8岁的小患者通过“蛤蜊电台”招聘“云同桌”


肖波表示,受制于目前的条件,制作广播节目的过程并不轻松,但能通过广播这样一个方式给隔离点人员的情绪带来一些调节,作为广播人,他们自己也很高兴。“我们能用广播的这样一种方式去帮助这些在特殊时期心理上需要一些支持的人,能够给到他们一些力量,向上的力量,这是让我很开心的一件事情。”


隔离点招聘书


多位正在集中隔离点的患者告诉记者,此前,少数隔离点的条件并不理想,但包括临港方舱在内的多数集中隔离点的条件都在逐步改善,隔离人员的日常基本需求能得到满足。


隔离人员:我入住进来的时候,看到床上放了一套完全没有拆过的三件套,这样我就不会遇到使用前面一个人使用过的床品的情况。包括一些日用品,都会给到我们,有脸盆、拖鞋、水杯、牙刷、洗头膏、牙膏、毛巾,感觉什么东西都不用带,入住也没什么问题。


除了积极配合治疗,听广播、适当运动、好好休息……隔离点的生活总体平稳有序。


隔离人员:我觉得大家还是各自有各自的生活。有些人也会自己去运动一下,带乐器过来练乐器的我也碰到过,练跳舞的也有,来工作的也有,还是在过自己的生活。我觉得其实状况挺好的,因为来了之后,很多人都没有那种不行的感觉,因为都是无症状和轻症,而且人一多,觉得这么多人都跟自己一样,就不会觉得特别焦虑。


大家都在看↓

本土新增3297+18187,北京倡导“五一”就地过节!


“京医通”将停运?北京卫健委紧急通知运营方和出资方!


上海本土新增“3084+17332”

来源:央广网综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
记者:钱成 周洪
编辑:毛嘉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